Xiaobo.Live
  • 主页
  • 登录

你好, 新朋友!

登录 账号以便发言。还没有账号? 注册

  • 2025-01-01T04:42:03Z
    Xiaobo

    Anthropic关于AI Agents的报告要点

    1. 成功的Agent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框架,他们都使用容易理解的pattern;
    2. agentic system:区分workflows和agents,前者精心规划流程,后者由LLM自行决定路径和所使用的工具;
    3. 明智地决定何时使用Agentic system,做好成本和效果的tradeoff;
    4. 框架vsAPI:大多数情况直接使用API,框架会造成复杂度,如果使用,需要清楚背后逻辑;
    5. Augumented LLM:Retrieval,memory,tool,推荐使用MCP,方便与生态融合;
    6. Workflow---Prompt chaining:适用于可以被分为多个子任务的任务,比如生成营销文案然后翻译成多语言,撰写outline,确保outline是否满足既定标准;
    7. Workflow---Routing:适用于分发不同类型的用户请求,根据任务复杂程度选择不同能力的模型;
    8. Workflow---Parallelization:适用于sectioning和voting类型的问题;
    9. Workflow---Orchestrator-workers:由一个核心调度LLM,决定不同的LLM call,通常应用于复杂且不能被明确设计或划分子流程的任务,比如变成任务中需要修改多个相互依赖的为文件,搜索任务中可能从多个信息源搜索并整理数据;
    10. Workflow---Evaluator-optimizer:给予结果反馈,通常用于文学翻译中检查是否有细微差别,复杂搜索时反馈是否需要进一步搜索;
    11. Agents:开放和复杂的问题,agent可以获取调用工具的信任;
    12. 以上pattern不是固定的,可以组合使用,核心原则是:只有确认可以获得更好结果时才增加复杂度。
    13. 设计agentic system的三个核心原则:1)保持设计的简洁;2)保持透明,明确展示代理的规划步骤;3)通过详尽的工具文档和测试,精心设计代理-计算机接口(ACI)
    全文 0 评论
  • 2024-12-31T15:25:35Z
    Xiaobo

    2024个人年终总结

    一、年度回顾

    1. 主要成绩

    工作方面
    • 完成Chatfiles应用版本发布,获得第一笔应用收入;
    • 完成Userguide.press项目立项及demo制作。
    个人成长
    • 学习react,next.js,tailwindcss,shadcn/ui,redux等前端技术栈;
    • 学习使用v0,cursor,chatGPT快速制作产品原型;
    • 学习使用final cut pro,elevenLabs等工具制作和剪辑视频;
    • 学习使用Revenuecat给App接入支付;
    • 学习使用pageUI快速制作公司和产品落地页;
    • 学习AI Agent的设计思路。
    其他方面
    • 控制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到正常水平;
    • 停服降压药,血压整体平稳在120+/70+;
    • 通过饮食控制将空腹血糖降低到5.2, 糖化红蛋白降低到5.6;
    • 坚持每周打网球,每周去健身房,每月录制网球视频;
    • 完成山西古建之旅;
    • 重庆一周美食之旅。

    2. 重要事件

    • Chatfiles发布,人生第一次经历完整的App设计、开发和发布流程;
    • 投递奇绩创坛(跟进动态中)。

    3. 数据总结

    关键指标
    • 工作指标: 完成1.5个项目,达成率70%;
    • 学习指标: 学习多个新技术,总体结果满意;
    • 健康指标: 网球和健身锻炼总体达标;
    • 阅读:读书6-8本。
    时间分配
    • 工作:60%;
    • 锻炼:10%;
    • 娱乐:20%;
    • 阅读:10%。

    二、反思与经验

    1. 成功经验

    • 实现了ChatFiles的网页分析功能,从产品思路到实现整体完成的不错。

    2. 不足与改进

    不足
    • 时间管理:工作投入比例不够,工作状态波动较大;
    • 身体管理:情绪波动,容易被工作压力和对身体的忧虑影响情绪;
    • 工作目标:ChatFiles最后一个版本消耗过长的时间,导致转向Userguide.press的时间晚了一个月左右;Userguide.press的demo制作过程有些慢,能力需要再提升;
    • 思考: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事务的主要矛盾。
    改进措施
    • 减少选择:减少生活中不必要的选择,如工作地点,时间,锻炼时间安排等,形成固定节奏;
    • 冥想:通过冥想活动增强情绪稳定性,减少负面情绪和消极思想;
    • 每周花一天时间思考正在做的事情,分析框架: 1) 主要矛盾; 2) 我当前在主要矛盾上花费的精力是否足够; 3) 是否有解决方案; 4) 解决的目标时限。

    三、展望未来

    1. 新一年目标

    工作目标
    • Userguide.press种子客户导入及获得收入,获得客户10个以上,持续在AI Agent产品道路上推进产品;
    • Mindpower获得第一笔融资。
    个人目标
    • 每周至少去3次健身房,1次网球;
    • 阅读10本以上书籍;
    • 结识 AI 行业新朋友3位以上。
    健康目标
    • 血压:120/80以内;
    • 体重:72kg以内;
    • 糖化红蛋白:<5.6。

    2. 计划与方法

    • 方法 1: 固定工作和锻炼习惯;
    • 方法 2: 每周复盘思考,每月回顾问题。

    四、感悟

    • 思考事务的主要矛盾,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解决主要矛盾;
    • 心怀目标,脚踏实地;
    • 行动起来永远是解决焦虑的唯一方法。

    2024年12月31日夜

    全文 0 评论
  • 2024-04-28T09:21:25Z
    Xiaobo

    在大模型时代做产品时更应该考虑一个需求需不需要被实现,因为我们会假设所有的功能都可以被实现,而不是像过去的时代,做产品更多的考虑一个功能的可实现性和怎么去实现。现在由于有了大模型的加持,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解放出来,思考一件事情应不应该存在,由于过去的资源匮乏和能力所限,很多时候做错了

    全文 0 评论
  • 2024-04-28T08:59:26Z
    Xiaobo

    完美主义者蜕变为富有生产力者的必经过程,就是意识到电影只是电影,而生活是真实的,身边牛叉伟大的事情也是由普通人做出来的

    全文 0 评论
  • 2024-04-20T14:56:07Z
    Xiaobo

    终极软件之美

    很有意思的观点,但我有一点不同的理解。在一个稳定的需求内核下,软件功能的确应该是稳定的,但是我认为迭代不一定是降级,而是代表在创作者眼中,软件还没有满足那个内核需求,使用者看到的是他认为的终极形态,创作者眼中也有一个,而往往通往这个终极形态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产品的迭代也伴随了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的迭代,而这种软件的价值也会随时间流逝而增加。如果停留在初始的状态可能在某些用户眼中也是美的,但是没有达成创作者的期望,也不能变得更有价值。这背后的驱动因素还是市场需求的判断和市场容量大小。

    全文 0 评论
  • 2024-04-03T08:04:59Z
    Xiaobo

    一家产品和服务型的公司给用户提供的是解决某个需求的具体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越具体越好,最终脱颖而出的公司提供的都是面向目标用户的最好的方案,这里的最好可以是既便宜质量又好的,即就是一般常说的性价比高。

    上面这段是刚才有感而发,这几天有两个例子的思考得出了这个结论,并且有助于梳理初创公司应该如何打造自己的服务。

    两个具体例子:

    1. 小米汽车: 提供给大众用户一台性价比高的纯电汽车,用户画像有两类:一是观望电动汽车这个品类但是一直没有下手的,产品性能超过model s,价格不到一半,综合性价比打动了这批用户,也完成了电动车进入大众市场的一次破圈;二是已经是电动车用户,但是希望购买一台好开好用的dream car的用户,这部分用户很多都是米粉的画像,可能已经有了suv或者其他类似的车,小米的方案提供了最佳性价比,这些人的dream car可能是model s,taycan,小米提供了最佳选择。

    2. Mstand:这家咖啡店提供给用户介于星巴克和瑞幸之间的价格,但是和星巴克类似的空间服务,虽然空间服务的标准没有星巴克的高,但是胜在综合性价比。我最近喜欢来Mstand办公,一般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综合花费比星巴克便宜,得到的核心服务是两个:1)wifi网络;2)宽敞明亮的工作空间。星巴克多提供了电源服务,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一般外出办公室不需要外接电源的。综合下来,Mstand对我来说就是最佳的外出工作4-5个小时的高性价比选择。星巴克太贵,瑞幸没有空间服务,Mstand取得了两者之间的平衡。

    综合以上两个例子和结论,我觉得一个产品和服务型公司,提供的产品可以有不同参数,服务可以有不同优势,但是最核心的点是,你服务哪些用户?小米汽车服务了想拥有一台dream car但没有用汽车炫耀身份需求的一批务实用户;Mstand服务了对空间服务有需求但价格比较敏感的自由办公群体的需求。在正确的客户画像维度上观测,他们都完胜其他品牌,所以对于初创公司,首先应该逆向思考,你服务的用户有什么特点和具体需求,然后找到用户选择你的平衡点,最终的平衡点是以一个合理的价格提供比别人更好的服务。所以产品功能需要围绕用户类型做深做完善,价格应该横向对比竞争对手,定到让用户无法拒绝,让竞争对手不好跟进,也就是打蛇打七寸的概念。

    对于我们正在做的产品,服务用户的具体类型是学生以及对于知识记忆有强需求的用户群体(医生,律师,备考人士),为他们提供的功能必须围绕在知识点记忆,测试,巩固和拓展等核心场景,然后提供一个最具性价比的价格。做产品和营销思路应该是一体的,这也是小米汽车为什么很难被超越的核心原因。

    全文 0 评论
  • 2024-03-30T13:49:50Z
    Xiaobo

    清晰的逻辑推演永远是执行前最重要的工作,没想明白之前不如不动,喝杯咖啡发发呆都比一直忙碌效率高。

    ---今天工作有感

    全文 0 评论
  • 2024-03-13T02:06:37Z
    Xiaobo

    第一个版本代码工作即将收尾,开始运营资源的准备

    全文 0 评论
  • 2024-03-11T09:00:35Z
    Xiaobo

    现在过测试用例,总是有忍不住要优化些什么的冲动,果然会开发是一件很杀时间的事...

    全文 0 评论
  • 2024-02-06T01:17:23Z
    Xiaobo

    研究发现,股票日水平涨跌与ACS发病呈U型关系。股票指数的上涨和下跌,即证券指数的增减,都可能会迅速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原文链接

    全文 0 评论
  • 2023-12-27T14:02:10Z
    Xiaobo

    儿子要表演节目,连续练了两天,我嗓子要疼得说不出话了

    全文 0 评论
  • 2023-11-14T14:40:20Z
    Xiaobo

    一个三秒钟的 splashscreen 花了一天时间,完成后很有成就感

    全文 0 评论
  • 2023-11-13T08:18:08Z
    Xiaobo

    今天把聊天列表页面的体验优化完了,还是受限于经验不足,拿一个很复杂的逻辑尝试了一天多,结果最后是用列表的反转解决。最近体会到,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不复杂,很多时候如果感觉解决方案复杂,那说明可能思路不对。

    全文 0 评论
  • 2023-11-08T20:29:55Z
    Xiaobo

    Openai 开发者大会带来的更新被各路自媒体过誉了

    全文 0 评论
  • 2023-10-26T14:16:43Z
    Xiaobo

    怒做两个新功能,效率回归

    全文 0 评论
  • «
  • 1
  • 2
  • 3
  • 4
  • 5
  • 6
  • …
  • 17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