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了几把重型机车,越来越期待未来的骑行体验,期待在秋天骑上我的390 adv
摸了几把重型机车,越来越期待未来的骑行体验,期待在秋天骑上我的390 adv
here,in the flesh. 活脱脱在你眼前
呼吸不畅,真的要养一下了
昨天开车跑了一趟佛山和广州,今天算了一下,我这车换完电勉勉强强能跑200公里,就这续航水平,我用了两年多,还真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体验,如果不是专门计算,实际上我已经完全忽略了续航里程这件事。
从企业战略上看,换电+租电也是"用空间换时间",当年的电池续航里程就这个水平,要么选择晚两年推产品,要么先上市,保留后期升级灵活性,能做出这种超前的选择,建立在企业对用户需求和真实痛点的深刻认知上。这种能力可以带着企业超前别人一大步。
类似的战略选择议题,都应该把眼光放在三年以后的场景,以终为始。
看路上那么多开着车看手机的司机,就知道为什么自动驾驶是刚需和绝对趋势了
最近深刻体会到创始人vision的重要性
儿子晚上不睡,要等妈妈回来,原来觉得是孩子任性,今晚突然想起来,我小时候也这样,这么晚不睡是因为担心妈妈回来晚不安全
主导和参与创业第八年了,形成的核心能力有
1.判断事物走势概率的能力
2.决策力
3.执行力
尚需提升的能力有
1.产业前瞻能力
2.想象力
相对于管理能力,前瞻产业动向的能力才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
虽然我买房晚,但是没买房的时候我也从来不觉得房价涨有什么不公平,一线城市的大部分人租房住是长期持续存在的现象
从大学开始辅助金融学,虽然挂了两门没拿学位证,但是培养了基本的投资和财务意识,记得当时任课老师说,学经济金融是给你们开一扇窗,让你们了解更大的世界,你们该搞锅炉还搞锅炉,该搞电气还搞电气,不要都扎堆来搞金融,这么多年过去了深以为然。这两年的经历让我更加加深了对产业信息和商业模式的重视,了解产业信息,比大多人更早洞察趋势,利用商业模式思维指导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再加上亲身实践,我觉得大部分人都能做好个人的理财投资工作。
大多数人被当韭菜割的时候,少数人还在建仓,大多数人认为深圳房价要大跌的时候,二手交易大厅仍然人头攒动。投资真是一个挺不容易的事情,既要客观分析,相信自己,还要克服恐惧,做出决策。有想法就超过一大半人,有想法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有想法能做到并且坚持自己判断的人凤毛麟角。这就是真实的投资者生态。
团队不需要多大,有核心的几个议事者足矣,高效团队应该是核心人物和基层员工稳定,中层管理者应当根据情况人为制造流动性,避免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摊摊死水,可能中层轮岗的意义就在于此。具体执行过程中,难点在于识别哪些是核心人物,哪些是需要流动的
多年前,创业伙伴告诉我一句话,不说硬话,不做软事,这么多年了,修为还有待提高
谁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己不好,但只有强者能站在审视的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
作为管理者,要特别提防那些口口声声说为公司好的人,你见过哪个父母或儿女整天把养育和尽孝挂在嘴边,那一定是有问题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事实是判断真相的最可靠标准